在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保险学属于经济学门类中金融学类下设的一个专业,标准学制4年,毕业后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保险学在报考热门的金融类专业里,但考生们的报考热情却远不及金融学类的其它几个专业(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保险专业的就业还存有误解。
保险作为一种经济补偿手段和社会产品再分配的保证,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国民经济等现代生活中占据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保险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保险及相关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本科毕业生应掌握经济学科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保险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保险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我国高校的保险学专业是为适应我国保险业的需求而开设的,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习金融、经济、会计、投资等经济课程,有的学校还补充了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另外,如果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外语阅读和翻译能力,可以更方便获取专业信息,将来去外企工作也有优势。
保险学专业需要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以下三类。学科基础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外语、高等数学等。专业基础课:保险学原理、风险管理、保险精算、财产保险学、人身保险学等。专业选修课:精算学原理、非寿险精算、寿险精算、保险企业经营管理、保险基金管理与运行、财务管理、经济法、民法、保险法、市场营销等。各校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会略有差异。
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及人口的老龄化有利于保险业市场的扩张,另外现有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较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加之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也为保险业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不少高三考生报考保险专业是看中它在经济学门类里,还有同学是报考金融类其它专业被调剂的。保险专业的学生也常抱怨自己的专业被人误解。一个大一新生说:“有一次,我对一个亲戚说,我在学保险专业,他马上就问,保险也用学啊。”一位家长也曾对孩子说:“邻居们一听说你是学保险的,都躲得远远的,怕向他们推销保险……”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到各类保险推销的电话,久而久之保险行业也被“妖魔化”了。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也常遇到这种情况:即使你不是保险学专业的,根本没往保险公司投过简历,也会有很多保险公司打电话叫你去面试,且大多是做保险销售工作。。这也很容易让人觉得保险行业门槛低。
实际上,保险业不光需要营销人员,更需要具有深厚理论素养的专业人才。保险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各种职业资格证考试来增加就业砝码。比如考取保险代理人、保险公估人、保险经纪人、注册会计师、精算师等相关资格证。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陈文辉认为,保险专业学生应当是综合素质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懂得保险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应的金融、证券、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及技能,并兼备宏观经济、法律、财会等相关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有较大的发展后劲儿。此外,保险专业的学生还要具有市场和营销方面的经历,因为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高管,必须要有一定的营销管理经验。
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显示,保险学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4500人至5000人,就业率区间在85%至90%。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大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监管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各种金融机构工作,也可在大中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社会保障机构、政府部门等就业,还可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保险业在中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70%至80%的投保率相比,中国目前20%左右的投保率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对保险行业的逐步认识,各种商业保险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保险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都很广阔。
各大保险公司的人员构成主要包括:保险内勤、保险理赔、保险精算师、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培训师、客户服务、保险产品开发,等等。这些保险从业人员又可以分为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三类。不同层次的人员需要不同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保险营销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保险专业知识,他们的学历不一定要求很高,但要具备营销技能。而设计优质的保险产品,就需要具有较高学历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保险经营管理人员则需要学历较高并具备战略眼光、商业才能。
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对中外大型保险公司所做的发函征询调查,我国的主导保险企业都对高级保险专业人才具有极大需求。就目前来看,保险精算更有前景。精算对数学要求会很高,而且国内精算师极为稀少,一般要求通过北美或国内的精算考试,取得相关资格。